登陆 | 注册

罱子、罱泥、罱鱼、夹罱子
 下一张 
罱子、罱泥、罱鱼、夹罱子
 下一张 
虽说人类文明的进程是先渔猎后农耕,但我仍然认为罱鱼是从罱泥演变而来的。起初,农人罱泥时常会罱到小鱼小虾,像罗汉鱼鳑鲏儿什么的,有时也能碰上稍大点的黑鱼鲫鱼。这样的次数多了,有人干脆就制作了专门的罱子,趁着农闲罱鱼去。

小时候,我喜欢跟在大人后面去看罱泥。按理说,罱泥单调乏味,有什么看头呢。我之所以爱去,说出来不怕您笑话,就为了看一罱子泥提放到舱里后,那随泥而下的鱼虾活蹦乱跳的有趣样子。这刻儿,我会抄起自带的捞海,把鱼虾捞上来……后来上初中放忙假时,我又学着“拿”泥船;也曾人小鬼大地要学罱泥,可两只手连罱篙都抓不牢,只得求其次了。“拿”泥船也不是件轻巧活,你不仅要会撑船,还得与罱泥人的动作保持协调,俗话叫“敌”得住船。就连这,我也是手忙脚乱。有时,罱泥的叔叔宽厚地笑笑,要我把船撑到垛田的沟汊里,由着他一个人罱。那就不是弓着身子向前罱了,而是直直地把罱子按到河底去“夹”。倒是不用“拿”泥船了,乐得我只顾去捞舱里的鱼虾。有时一罱子泥放到舱里,会突然窜出一条大黑鱼,吓你一跳,溅得一脸泥水……

农人把满舱的泥攉到泥坞塘里,沤草窖,作肥料。第二天起早再来看看,常有意外收获。经过一夜的沉淀,塘面上竟是密密一层螺狮和鱼虾,那是昨天的漏网者。你就抓紧捡拾、捞取吧,下一个泥坞塘还等着你哩。

现在罱泥已渐渐离我们远去,残留的记忆常常是春耕季节大河湖荡里罱篙如林的场面,还有粗犷的罱泥汉和勤快的“拿”船女。不过,怀旧归怀旧,到了冬闲时候,里下河水乡还会看到另外一道风景,叫人依稀联想起罱泥的事情来,这就是罱鱼,农人戏称为“夹大罱子”。

罱鱼之罱与罱泥之罱是不一样的,前者取鱼,后者取泥嘛。罱鱼的罱口大,网眼稀;罱泥的罱口小,网眼密。罱鱼的罱篙笔直的,不像罱泥的罱篙要把根部“熨”成弯形。最大的不同是罱的方式,罱鱼是把罱口张到极致,猛地直按到河底,随即快速并拢提起;罱泥呢,则是把罱子搁到河里,着底后再张开罱口向前推进,等罱子里的泥满了,这才慢慢并拢提起。

只有在冬季才会见到有人专门罱鱼,这是由农情和渔情决定的。罱鱼时,通常是一人撑船,一人夹罱子。选择水底平坦的岸沟、菱塘、湖荡、荒滩,一路罱下去。撑船人和着罱鱼人的节奏“拿”着船,罱鱼人一罱子下去,挨着船帮提起来,张开罱口,将罱中所获倒到舱里。罱鱼所得,大都是底层鱼,鲫鱼、黑鱼、虎头鲨,还有一些小杂鱼。原先庄稼人罱鱼只是图个热闹找个乐子,顺便弄点下酒菜,并不以此谋生的。现在一些大水面的罧塘捕捞时,倒是经常可以看到专业的罱鱼队了。

这样一说,最热闹的罱鱼场景肯定就是出罧的时候了。十多条乃至几十条罱鱼船活跃在罧塘里外,气势恢弘,蔚为壮观。在罧塘里罱鱼的是自家人,请来帮忙的;罧塘外的则是捡漏的,所谓“鱼生四两各有主”嘛。不管是谁,大家都比试着罱鱼的技艺。这就有点卖弄的意味了,因为岸上正聚集着看新奇的人群,黑压压一片。于是罧塘沸腾了,欢笑声惊呼声吆喝声闹成一片。这是一个豪放的季节,也是一个喜庆的季节。




荥阳市塔山路演武路交叉口毛蛋活珠子15138988983

罱子、罱泥、罱鱼、夹罱子

倒吊

贾正亮

贾正瑜

唐文龙

陆瑾

郝意

华风

窦乐

肖自在

黑管儿

土猴子

徐翔 狗娃子

郑子布

端木瑛

无根生 冯曜

风天养

周圣

马本在

谷畸亭

阮丰

张贵

郝文才

林子风

徐侠

廖天林

胡海旺

高艮

刘旺

卢先生

丰平

张璇

卞通

刘得水

田小蝶



友情链接:

扫描二维码

免责申明:网站所展示的信息由用户自行提供,其真实性、合法性、准确性由信息发布人负责。使用本网站的所有用户须接受并遵守法律法规。我们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建议您交易小心谨慎。

微信捐赠我们

支付宝捐赠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