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张 下一张
上一张 下一张
高行周(885年—952年),字尚质,五代时妫州(今张家口怀来县)人。《旧五代史》、《新五代史》有传
五代时期共53年,中原就像走马灯一样换了五个朝代,做皇帝的,长的不过十几年,短的只有几年,所以,不少朝臣都是事奉过不同朝代、不同皇帝的。高行周也先后在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为官。
高行周祖上世代为怀戎(今张家口怀来)戍边将领。十几岁时,他的父亲高思继被杀,当时的幽州节度使刘仁恭把他收入自己的帐下,长大后被补任军职,成为刘仁恭的侄子刘行珪的手下。
元行钦反叛,攻打刘行珪驻守的武州,危急中,刘行珪夜间悄悄用绳子把高行周从城墙上送下来,命令他火速到晋军大营向后唐庄宗李存勖求救,李存勖派兵解了围。之后,高行周就随同刘行珪归附后唐军队,成为李嗣源的部下。
在后唐灭后梁的过程中,庄宗派遣李嗣源向东袭击郓州,高行周率领前锋部队前进,夜间遇到大雨,军中将士都想停下休整,高行周说:“此乃天助我也!郓州守城兵士肯定以为如此大雨,我军不会前去,我们正好可以出其不意。”于是下令全军急速连夜冒雨过河前进。直到唐军进入郓州城内时,守城兵士方才发觉,于是唐军轻而易举占领了郓州。庄宗灭掉梁朝,高行周以军功领任端州刺史,后又转任绛州刺史。后唐明宗李嗣源时,他又以战功升任为颍州团练使、振武军节度使,先后镇守彰武、昭义等地。
后晋高祖石敬瑭时期,高行周为西京留守,后调任镇守邺都。安从进反叛,石敬瑭以高行周为襄州行营都部署,讨伐平叛。平定后,高行周被调任镇守睢阳。后晋出帝石重贵时,他担任侍卫亲军都指挥使。当时,李彦韬、冯玉等把持朝政,高行周就请求朝廷仍旧让他镇守外地。
契丹灭掉后晋之后,留下萧翰镇守汴城,萧翰又弃城而去,于是契丹召回原来后唐的许王李从益前去镇守。后汉刘知远在太原起兵,李从益派人去请高行周,打算用他来抗拒后汉军,高行周叹息道:“衰败之世,难以辅佐,抗拒后汉军简直就是在儿戏!”于是没有应允李从益的请求。
后汉高祖刘知远入主京师,加封高行周为中书令,任天平节度史,并进封他为临清王。后周太祖郭威灭汉立周之后,封高行周为齐王。高行周去世后,后周朝廷追赠他为尚书令,并追封他为秦王,谥号武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