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张 下一张
上一张 下一张
湛若水(1466—1560)明代哲学家。字元明,号甘泉。增城(今属广东)人。弘治进士,曾任编修、南京国子监祭酒、礼部侍郎,官至南京礼、吏、兵三部尚书。
少师事陈咸章﹝陈献章?﹞,后与王守仁往来切磋,同时讲学,各立门户。认为“心也者,包乎天地万物之外,而贯夫天地万物之中者也,中外非二也”(《心性图说》)。他指出与王守仁“心学”的区别是:“吾之所谓心者,体万物而不遗者也,故无内外;阳明之所谓心者,指腔子里而为言者也,故以吾之说为外”(《答杨少默》)。反对王守仁“致良知”说,认为“天理”“皆发见于日用事物之间”,主张“随处体认天理”。反对“知先行后”说,主张“体认兼知行”,“知行并进”。著作有《湛甘泉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