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江香醋,很有名气。清朝,都城和皇宫里都是用的镇江醋口镇江人做香醋交易的也着实不少,称为“醋客人”。
有一次,有个镇江醋客人到都城去收账,那家酱园店老板故意刁难,到了腊月十几了,还不愿结账。醋客人急得不得了,对老板说:“我要回家过年,你不结账总不能让我在这块过年!”
酱园老板说:“等我把醋卖掉了,能力结账把钱呀。”
醋客人再三求他,酱园店老板就是不理。醋客人没得措施,心想:只好请老同乡张玉书帮帮忙了。
张玉书是镇江人,虽说是个当朝宰相,倒蛮随和的。他听了醋客人的话,想了:酱园店老板刁难老家人是不好,不过做交易嘛,各有各的难处,总不能拿我宰相的身份,叫人家产即把钱。他想了一阵,就问:“醋坛上烂泥还在吗?”
“封醋坛口的烂泥多得很呢!”
“你把烂泥都去堆在开酱园的那条街上,我自有措施。”
那条街是北京酱园店最多的一条街。那几天,下了几场雨雪,路上又烂又滑。张玉书和抬轿的谈了一下,坐着轿子来到那条街上,抬轿的人停了轿。张玉书存心问:“怎么停轿?”
抬轿的说:“前面盖住路了!”
张玉书说:“你们去望望,什么东西盖住行人的大路。”
没一刻,抬轿的告诉张玉说:“前面街上堆了很多烂泥,又滑又烂,走不过去,人家都是绕路走的。”
张玉书脸一沉说了:“岂有此理,大街是行人车马要道,怎能堆烂泥,谁堆的?”
这时,酱园店老板走到张玉书眼前说:“是那个醋客人堆的烂泥。”
张玉书说:“把那个醋客人找来。”
没一戴,醋客人来到张玉书大轿前,张玉书存心问:“这烂泥是你堆在这个地方的?”
醋客人说:“我是镇江贩醋的,酷坛口烂泥没处放,才放在这大路口的。”
张玉书又问:“你是镇江人?”
“是的。”
张玉书眉头一扬,说:“啊!多年未见老家上了!”他立即下了轿,必恭必敬地跪在地上磕了三个头,说:“老家土不可不敬啊!”磕过头、又吩咐醋客人把烂泥堆到别处,才坐着大轿绕道走了。
那个酱园店老板瞥见张玉书对老家土如此恭顺,心里想了,不用说、那他对老家人愈加恭顺了。老话说“不看僧面看佛面。”便很快把钱给了醋客人,让他回家过年了。
(张玉书(1642-1711),今江苏镇江)。顺治进士,官至正一品,曾任刑部尚书、户部尚书等职,曾主持《康熙字典》的编纂工作。历史故事网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