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只有小学文化的京郊农夫,20多年间打造出62个铜皮铁骨的“机械人儿子”。它们会做家务,会爬墙,甚至精通琴棋书画:它们加入过上海世博会,还屡屡受邀出国展出。依附这些惊人的发明,他不但被聘为中央电视台道具师、多家企业的技能参谋,还登上了英国著名媒体的头条,被外国媒体誉为“中国最智慧的农夫”。他就是被称为“机械人老爹”的农夫发明家吴玉禄。2013年4月,英国皇室成员向这位“文盲工程师”下订单,委托他独创一款会拉黄包车、会唱京剧的机械人,作为伊丽莎白女王的生日礼品!
懒汉有聪明,用小发明“俘获”美貌老婆
1962年,吴玉禄出生在北京通州区马务村一个平凡农家,排行老五,是家中最小的儿子。因无心向学,吴玉禄小学没读完就“结业”了,但他喜欢摆弄一些小玩意,经常像小要饭的似的,满大街捡别人弃掉的旧电池、废铁丝之类的破烂儿,宝贝一样拿回家,然后一门心思地搞各种试验。
成年后的吴玉禄,是村里著名的“懒汉”,他整日躲在家里捣鼓一堆废铜烂铁,不肯干农活,纵然被爹妈训斥着来到田间,干起庄稼活也是外行。父亲时常哀叹: “我怎么就养了你这个废料!”
1986年,吴玉禄已经24岁,爹妈处处托人给他介绍对象。当媒婆把邻村的美人董淑艳引见给他时,这个身段高挑、眼睛大而水灵的姑娘令吴玉禄一见倾慕。然而,由于吴玉禄皮肤黝黑,个子又不高,吴淑艳只端详了他几眼,就甩下两个字“不成”,然后扭头就走。吴玉禄却愈加动心了。他天天往邻村跑,帮董淑艳家做家务、修东西,像个任劳任怨的“义工”。夏季气候热,当时农村还没有电电扇,需要拿着扇子不断地扇,董淑艳干活时常常热得满头是汗,吴玉禄就琢磨着怎么帮她吹吹风、降降暑。
一次,吴玉禄在北京市区见到电电扇这个“神器”后,就决定自制一个送给心上人。他用板凳做底座,装上电机,绑上蒲扇,安上开关,还设置了一个挡位开关,通过调节电机的转速,控制蒲扇摆动的速度。通电后,蒲扇前后摆动,扇出了冷风。
吴玉禄送出的礼品既抢眼,又“时髦”,还实用,董淑艳干活的时候总把“电动蒲扇”放在身边,惹得伙伴们羡慕不已,她也以为吴玉禄挺能干的,禁不住对这个智慧的黑小子增添了几分好感,渐渐敞开心扉,最终接纳了吴玉禄。1987年,两人联袂步入婚姻殿堂。
也就是这一年,吴玉禄路过半年的折腾,制造出了第一个机械人。机械人是用铁皮做成人的形状,身后有两根粗铁丝毗连着一个齿轮,靠一台捡来的小电机提供动力,动员两根铁丝前后移动,实现“行走”。 “铁皮人”虽然粗拙,但却是吴玉禄制作出来的第一个机械人,他把这个机械人当作自己的孩子,还给它取名“吴老大”。 “我的空想就是制造世界上最好的机械人”,这是吴玉禄的空想。老婆却劝他务实一点: “干好庄稼活,多挣些口粮,比啥都强。”
婚后,吴玉禄和董淑艳先后有了两个孩子,一家四口的生计仅靠几亩薄田维持,但吴玉禄仍如痴如醉地研究着机械人,还专门在家里隔出一间房子做“尝试室”,柴米油盐的事从不干涉。为此,伴侣俩没少争吵。
吴玉禄虽不爱干农活,但“懒人有懒招”,下地施肥他嫌麻烦,就鼓捣出个小车,上面装着肥料,下面安上犁具之类的装置,推着小车过去,沟也开了,肥也撒了,还能把土埋上,车轱辘碾过,连带着把土也压实了。见割麦子费劲,吴玉禄又发明确一种农具。“一呼隆过去就扫掉一片,好使得很。”老婆使用后,对他大加赞赏。
但吴玉禄这个“发明狂人”,也有令董淑艳怒不可遏的时候。1990年7月的一天,家里仅剩下60元给孩子买奶粉的钱,吴玉禄不知情,竟拿去买了一个高档玩具车,他正在开发一款新型机械人,需要玩具上的小电机。
董淑艳知道后气得大哭起来,她冲进老公的“尝试室”,拿起铁锤子乱砸一通,边哭边吼道: “孩子眼看着就大了,用饭、上学,哪样不要钱?你整日捣鼓这堆破铜烂铁,哪有个男性的样?”一场大战后,伴侣俩达成协议:白日他到村办企业干活赚钱,下班后的时间归他自由支配。
1991年夏,吴玉禄正在造机械人“吴老二”。在废品站搜罗材料时,他发现了一节“七号电池”,标签上写满外国字,像是“舶来品”。他赶快将它拿回家,准备用作机械人“吴老二”的动力。当他接通“电池”的正负两极时,“砰”的一声巨响,爆炸了!他的左手马上血肉含糊,皮都翻了起来。董淑艳赶快将他送到医院,打了好几针麻药才缝合好伤口。
过后吴玉禄才知道,那节爆炸的“电池”其实是根雷管,上面写的英文字母“TNT”是火药的意思。可这次受伤并没有吓倒他,很快,会走路会抬手的“吴老二”面世了。
伴侣争斗20年,在长期战中“玩”成“农夫工程师”
俩孩子上学后,一家人的生活愈加窘迫了。这时,在村里一家耐火材料厂上班的吴玉禄每月虽有几百元工资,却经常用来买电机,而不是贴补家用,有时候,家里买点油都要向街坊借钱。对此,董淑艳很是气愤: “作为一家之主,孩子、家务你全都不管,只知道鼓捣那些东西,有什么用!”
自觉理亏的吴玉禄赔着笑脸说: “别小看这些东西,搞好了能为国家节减不少人力物力呢!你没看电视上说,日本的大企业都准备用机械人取代工人了?总有一天,我也要让中国农夫研制出的机械人上电视!”
一天,吴玉禄耗时数月打造出了“吴老三”,却没钱买电机,便让老婆帮他去借钱。董淑艳不肯意: “干正事还没钱呢,哪有钱让你玩!”吴玉禄一听,把手边的板凳“咣”地摔了出去,他一路走一路摔,连衣柜里的衣服都扯了出来。董淑艳拗不过他,骂了一声“倔驴”,只好擦着眼泪去借钱。
1999年,由于村里的电压低,有时晚上只有100多伏,连电视都看不成。老吴就自己做了一个调压器,把电压调了上去。夏季的一个晚上,他去外村帮亲戚修电器,老婆也顺便带着孩子跟过去玩。家里没人,调压器忘关了,电压增高,引起了电器失火……
正在亲戚家的吴玉禄忽然接到村里的电话,说家里失火了。他们心急火燎地赶到村头,就见自家方向浓烟滚滚,村里大喇叭正喊着: “社员们快去吴玉禄家灭火!”等老吴和妻儿赶到家门口时,屋子已经在大火中成了一片灰烬。伤心欲绝的董淑艳立即扯起两个孩子的手,回身回婆家了。
几乎被自己的“发明创造”弄得家破人亡,吴玉禄很是惭愧。一天今后,他跑到岳父家,向老婆保证说: “你回家吧,我再也不搞机械人了。”董淑艳不信:“真的?”吴玉禄立誓: “真的不搞了!”董淑艳这才带着孩子回来。
东拼西凑,他们从亲戚密友那儿借了9万块钱,从新盖起了此刻的四合院。董淑艳心里又燃起了希望,她对老公说:“我不怕穷,只要咱俩好好干,用不了几年就能把债还清。”
可自从吴玉禄不做机械人,整个人像丢了魂似的。以前他捣鼓机器的时候老是满面春风,神采奕奕,有时夜里忽然有个什么设法,就会立马起来实验。现在,他天天茶饭不思,日渐消瘦,对什么事都没乐趣。董淑艳心里着急,这样下去,不病也生病了!
“算了,老吴,你怎么兴奋怎么来吧!” “真的?”吴玉禄不相信自己的耳朵。董淑艳无奈地一摊手,说: “我总不能看着你病啊。”吴玉禄一下子来了兴致,两眼放光,奉承媳妇说:“这样吧,咱俩此刻挺艰巨的,你也不轻易,天天这么累,我给你做个机械人保姆吧,让它给你干活。”
两个月后,吴玉禄把董淑艳叫到厨房,揭开了盖着红布的“吴老五”。通上电,这个一米半高的机械人竟真的用两只铁爪子在水盆里洗起了碗。 “它不光会洗碗,还会提垃圾桶,拿拖鞋!”看着兴奋得像个孩子似的吴玉禄,董淑艳也开心地笑了。
2003年春天,吴玉禄应邀携带着他的机械人到人民大礼堂演出,受到了热烈欢迎。之后,他被北京市评为“京郊十大新闻人物”。市领导向老吴颁奖时,夸奖他是“农夫工程师”!
2004年,吴玉禄携带自己的自得之作“吴老五”,加入农夫机械人大奖赛,以第一名的成绩荣获“最智慧的农夫发明家”的称号和1万元奖金。这是他制作机械人以来挣到的第一笔钱。
今后,村里人和亲朋对吴玉禄另眼相看。 “你看人家玉禄多能,玩破铜烂铁都能玩出大钱来!”大家的赞誉使董淑艳的心里也敞亮了。
到了2005年,吴玉禄在老婆的支持下,又先后打造出10多个“机械人儿子”,有的能走路,有的能翻墙,有的会写字,有的还会拉二胡!这些各具其能的“铁孩子”,为伴侣俩贫寒的生活增添了不少兴趣。
2005年8月,为了缓解生活压力,董淑艳在家里开了个“托儿所”,帮附近的村民看小孩。吴玉禄见老婆看孩子辛苦,就动手做了个自动算题机械人——机械人启动后可以自动出题.10秒钟后,还会自动给出谜底,然后接着出下一道题。这个小东西,不但培育了孩子们的学习乐趣,还研发了他们的智力。董淑艳感到一丝欣慰,虽然丈夫只顾玩,但这玩也算收到了实效。
2006年初,已经在本地颇有名气的吴玉禄,被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聘为道具制作师,月薪上万元。这下,他更成了村里人的自大。与此同时,伴侣俩长达近20年的“机械人战争”也终于宣告结束,董淑艳开始尽力支持老公的“科研梦”。
当参谋开公司, “机械人老爹”征服英国皇室
由于学历低,吴玉禄的发明更多的时候是凭感受。做机械人时,比例、尺寸、曲度、坡度等常常要用到的一些计算,老吴不懂,只好自己用手工重复实验,花了不少冤枉力,有时候实在不行就只好去问上高中的侄女。吴玉禄说: “不用说自己能上个大学,就是能上个中学,做的机械人也要比此刻提高一大步。”为此,他又在业余时间自学文化课程。
2007年,吴玉禄先后在深圳卫视主办的“创意中国”大赛和山西卫视主办的“才艺大比拼”中捧回冠军奖杯。逐渐有了名气之后,他又被山西一家彩灯公司和浙江某机器公司聘为技能参谋。
随着媒体的纷纷报道,越来越多的慕名者来找老吴讨教专业知识,观光他的机械人。2008年,一名温州生意人慕名找到吴玉禄,以3万元高价买走了能写字、会拉二胡的机械人“吴老六”。村里人据说后都羡慕不已,老吴和老婆却惆怅得几天吃不下饭,因为他们早已把满房子的机械人当成了自家的孩子,少了哪一个,心里都以为不是滋味。
2008年12月11日,北京零下好几度。一位东北汉子找到吴玉禄,说两年前父亲因中风瘫痪了,大夫交代每一个小时必需翻一次身,他的老婆只得辞职在家照顾公公,可一个女性气力毕竟有限,每次给老人翻身都要费很大劲。他哀求吴玉禄说: “托付你,能不能制造出一款帮人翻身的机械人?”接着,他掏出厚厚一沓钱,“这是我全部的储蓄,不够我再去借。”吴玉禄看了看老婆,董淑艳说: “咱帮帮他吧!”吴玉禄承诺了。
从此,老吴吃住都在尝试室,他决定制造一款高智能机械人。正在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学习计算机的二儿子负责编程,他负责硬件设计,老婆资助他们打下手,一家人路过三个月的辛苦研究,终于打造出一款高智能的“翻身机械人”。很快,这个机械人就成了那位东北老人的得力副手。
2009年10月,上海世博会主办方诚挚邀请吴玉禄和他的21个“机械人孩子”相约世博会。为了迎接即将到来的世博会,吴玉禄特地在院子里搭了一个浅易大棚,看成“暂时世博工作室”。
几个月后,他就在妻儿的资助下打造出了五六个新式机械人,有机械人狼狗、画画机械人、搅墨机械人、拖拉机械人、喷水机械人和跳楼机械人等。这21个“孩子”中,机械人狼狗如真狗一般巨细,能走能跑,形象传神;画画机械人像个大家闺秀,脚蹬高跟鞋,右手执笔在纸上涂鸦;捶背扇风机械人右手握拳,左手拿扇,像个保养教练娴熟地忙活着;白色“小耗子”机械人活跃轻便,甚是可爱;会说话的戴着草帽的机械人更是忽闪着大眼睛,扇着招风耳,说道: “您好!我是拉洋车机械人,吴玉禄是我爹,我拉我爹去逛街。感谢!”
2010年5月,带着妻儿加入机械人展出的吴玉禄在世博会上出尽了风头。当得知那21个设计精妙的机械人竞都出自这位中国农夫之手,区别国籍的与会者纷纷向他竖起大拇指,并请求与之合影。好多人还表示愿意出高价买他的机械人,这触动了吴玉禄成立专业研发公司的动机。
2010年11月,北京吴玉禄机械人发展有限公司挂牌成立。吴玉禄负责硬件设计,二儿子负责软件研发,父子俩同心协力,在今后的两年多时间里开发出了能歌善舞的“吴老三十三”和会下棋的“吴老三十四”等智能机械人。吴玉禄父子的这些力作,在我国以及日本、巴西等地展出后,得到一致好评,并在科技赛事中频频夺奖。
随后,中央电视台、凤凰卫视以及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国里外60多家电视台播出了对吴玉禄的专访。 《纽约时报》载文称吴玉禄是“中国最智慧的农夫”!
2013年4月9日,-位英国皇室成员到北京办事时,慕名前来造访了吴玉禄。一进吴家大门,他就被面前的情形惊呆了:一个平凡的农家小院里,处处是铁丝、铁片、电线、废旧机械,以及拆得七零八落的破旧自行车等,另有满地乱跑的机械人,有蹦跳翻跟头的,有倒茶点烟斗的,有敲锣打鼓拉二胡的……这位英国皇室成员看傻了眼,隔了许久,才想起让翻译转告吴玉禄,自己此行的目标是为了与他的公司合作一单“非凡业务”——于6月中旬英国官方为英国女王过生日之前,赶。制出一个会拉黄包车、会唱京剧的“中国风机械人”,作为英国女王86岁的生日礼品!
接下这个15万元的大订单后,吴玉禄既惊喜又紧张,因为时间太短促,他和儿子必需紧锣密鼓地工作。 “相对我爸的技能来说,客户的要求并不高,我们一定会提前交出令对方满足的产物!”吴玉禄的二儿子自信地说。
见自己的“土老帽”丈夫不仅依附“不务正业”当上了金领,还能隔三差五带着妻儿与机械人“孩子”去外洋巡展,为中国人争光,董淑艳高傲极了,现在她看丈夫的眼神中,除了浓浓的爱意,还布满了崇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