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张 下一张
上一张 下一张

虞姬,又称虞美人(约前233年-前202年),名虞或姓虞,西楚霸王项羽的宠妃。与白娘子、孟姜女、王宝钏并称中国古代四大情女。
虞姬的身世不详,仅知她是项羽身边的美人,常伴随项羽左右。
前202年,项羽在垓下之战中被刘邦、韩信、彭越、英布四面八方大军合围困于垓下(今安徽省灵璧县城南沱河北岸城后村),身陷十面埋伏,兵孤粮缺,夜闻四面楚歌,楚军 士气尽失。项羽认为大势已去,帐中酌酒,对着虞姬唱起悲壮的“垓下歌”:‘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虞姬唱和:‘汉 兵已略地,四方楚歌声。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
最终垓下之战,项羽兵败,自杀身亡。但史书没有记载虞姬的结局。后世文艺作品通常设定为,虞姬自杀殉情。
历史记载
《史记》中司马迁的记载虞姬经常伴于项羽(并未提及死亡原因、司马迁是最接近虞姬年代的史官):
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项王则夜起,饮帐中。有美人名虞,常幸从 ;骏马名骓,常骑之。于是项王乃悲歌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柰何,虞兮虞兮柰若何!”歌数阕,美人和之。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 ,莫能仰视。
《太平寰宇记》中提到是项羽在败战之际,杀死虞姬:
卷一二八“濠州锺离县”:“虞姬冢在县东南六十里,高六丈,即项羽败,杀姬葬此。”
虞姬庙
位于安徽省宿州市境内的插花山。
《历阳典录》记载:“鲁妃庙在阴陵山之阳,有小山曰插花山,上有庙曰插花庙,又曰鲁妃庙,盖项羽为鲁公,故虞姬称鲁妃也。”
《直隶和州志》书卷四中《舆地志·山川》记载:“阴陵山,州北80里,项王迷道处,上有刺枪坑,为项王立枪点,旁有泽,名红草湖。春夏之交,湖水涨发,弥漫无际,即 阴陵九曲泽,泽中有项王村,项王失路于泽中,周围九曲,后人因以为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