谚语是流传于人间而言简意赅的语句,反映了人民生活的实践经验,一般都是口语形式留传下来的通俗易懂短句。所有的人类社会都有自己的谚语和俗话,对谚语和俗语的使用,是普世文化通则的一部分。
和谚语相似但又不同的有成语、歇后语等。
形式
谚语主要是口语形式的,而成语主要以书面语形式存在;成语言简意赅,在汉语多以四字表示,而谚语多为生活经验口语化字数相对较多,有时前后两句有押韵对仗方式出现易懂易记。
歇后语和谚语
如果谚语是对比型态的话,当只说前句,而隐藏后句,便成了现成的歇后语:
* 天无百日晴(花无百日香)——人无一世富
如果谚语是前后类比:
* 剃头担子一头热(谚语)
* 剃头担子——一头热(歇后语)
时令、天气及农产
* “谷雨前,好种棉;谷雨后,好种豆”。
* “时到时担当,无米再煮番薯汤”:闽南语俗谚,意思是“船到桥头自然直”,不必多虑,须合理地随机应变。
* 苏州卖鸭蛋
各方风土
*“湖广熟,天下足”。
*“八里桥下不落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