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xiān fā zhì rén
【成语故事典故】公元前209年,项梁和侄子项羽为躲避仇人的报复,跑到吴中。会稽郡郡守殷通,素来敬重项梁。为商讨当时的政治形势和自己的出路,派人找来了项梁。
项梁见了殷通,谈了自己对时局的看法:“现在江西一带都己起义反对秦朝的暴政,这是老天爷要灭亡秦朝了。先发动的可以制服人,后发动的就要被别人所制服啊!”殷通听了,叹口气说:”听说您是楚国大将的后代,是能干大事的。我想发兵响应起义军,请你和桓楚一起来率领军队,只是不知道桓楚现在什么地方?”项梁听了,心想:我可不愿做你的部属。于是他灵机一动,连忙说:“桓楚因触犯了秦朗刑律流亡在江湖上,只有我的侄子项羽知道他在什么地方;我去叫项羽进来问问。”说完,项梁走到门外,轻声地叫项羽准备好宝剑,伺机杀死殷通。
叔侄俩一前一后走进厅堂。殷通见项羽进来,刚站起身,想要接见项羽。说时迟,那时快,项羽拔出宝剑直刺殷通,随即砍下他的脑袋。项羽提着殷通的人头,佩带着郡守的大印,走到门外;高声宣布起义。项羽就是后来历史上赫赫有名的“西楚霸王”。
【出处】先发制人,后发制于人。《汉书·项籍传》
【解释】发:开始行动;制:控制,制服。原指丢动手的牌主动地位,可以控制对方。后也泛指争取主动,先动手来制服对方。
【用法】作谓语、宾语、定语、状语;指主动出击
【结构】连动式
【近义词】先声夺人、先下手为强
【相反词】后发制人
【成语造句】
◎她采取了先发制人的态度。
◎周恩来问,你们说你们要用先发制人的手段来摧毁我们的核基地。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要求飞行员坚持"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的原则,力争先发制人,夺取主动权。
◎所谓先发制人后发制人者,非电报不足以当之矣。"
◎以低价结合大规模宣传活动,达到尽快地市场渗透,以占领市场,先发制人,扩大市场占有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