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张 下一张
上一张 下一张
天元帝,讳脱古思帖木儿(1342年3月7日-1388年11月1日)是北元第三位君主,第十七位蒙古大汗。史称北元后主,或以他的年号天元称为天元帝。或根据明朝史籍记载,他是爱猷识理达腊的弟弟。明代王世贞《北虏始末志》记载,脱古思帖木儿继位前是益王。1378年5月13日—1388年11月1日在位,在位10年。
根据继承的次序推断,脱古思帖木儿应该就是蒙古语史料中的兀思哈勒可汗。《蒙古源流》和《新元史》等史料记载他是必里克图可汗(爱猷识理达腊)的弟弟,但是这和《元史》中爱猷识理达腊弟弟早亡的记载不符。他的蒙古文称号是乌萨哈尔汗,无汉文庙号与谥号。
生平
脱古思帖木儿的生年不详,父元顺帝乌哈噶图汗。《蒙古源流》记载兀思哈勒可汗生于壬午年(1342年)。《黄史》记载他三十岁即位,照此推算生年约为1349年。但这些记载都和兀思哈勒是爱猷识理达腊(生于1339或1340年)之子的推断矛盾。
他于1378年5月即位,1379年农历六月改年号为天元。
1381年12月,明军进攻云南,天元三年十二月二十二日(1382年1月6日),镇守云南的元梁王把匝剌瓦尔密兵败自杀,天元四年闰二月二十三日(1382年4月7日),明将蓝玉、沐英攻克大理城,元朝大理总管段世投降明军,明朝平定云南,元朝在云南的统治结束。
从1254年元宪宗的皇弟忽必烈(后继位为元世祖)灭大理国,到1382年明军击败元军夺取云南,元朝统治云南地区长达128年。
1371年,元朝辽阳行省平章刘益降明,明朝占领辽宁南部。然而其余东北地区仍由元朝太尉纳哈出控制,纳哈出屯兵二十万于金山(今辽宁省昌图金山堡以北辽河南岸一带),自持畜牧丰盛,与明军对峙了十几年,多次拒绝明朝的招抚。1387年冯胜、傅友德、蓝玉等人发动第五次北伐,目标是攻占纳哈出的金山。经过多次战争,1387年10月,纳哈出投降蓝玉,明朝占领东北地区。
天元十年四月十二日(1388年5月18日),明军将领蓝玉在捕鱼儿海(今贝尔湖)附近大败元军,俘虏脱古思帖木儿次子地保奴及妃主五十余人、渠率三千、男女七万余,马驼牛羊十万。脱古思帖木儿和长子天保奴、知院捏怯来、丞相失烈门等数十骑逃走。
1388年农历十月,脱古思帖木儿去世,次子恩克卓里克图继位。一说脱古思帖木儿遭阿里不哥后裔也速迭儿袭杀篡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