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尘珠。中国古书纪录的三大神珠之一,相传它可使沙尘回避、五谷丰登。当年珠子出土时,遭到哄抢,从此下落不明!
林荫市城南郊区有一条短街,每当夜幕来临时,人来人往,熙熙攘攘,到第二天天快亮时,即作鸟兽散了。人称这是个“鬼市”,即偷偷摸摸的集市。这里什么都有得卖,衣物、古董、杂货等等,各个地摊上都只点一支小蜡烛,讨价还价一概轻声细语,或干脆不说话,只做手势,确实鬼气森森。这些货品大多来路不正,或是偷的,或是骗的。或是劫道抢来的,当然不敢在青天白日之下抛售。也有特别,即一些败落了的大户人家,内囊里烂了,架子还在,脸面还在,急着要用钱,便拿着一些东西趁夜色到鬼市来匆忙卖掉,然后一走了之,神不知鬼不觉。这里的东西最大的特点是廉价,甚至在廉价之外,会意外地获得一件稀世之宝。广东来的贾老板就赶上了这样一件宝贝。
贾老板是个古董收藏喜好者,他早就知道林荫市有个“鬼市”,并且知道林荫是一座历史古城,因此这次是特意来此寻宝的。
那天晚上,贾老板在本地密友小谢的伴随下来到“鬼市”闲逛,逛完整条街,贾老板也没看中什么古董。就在两人准备打道回府时,走到一个安静处,一个老人在背面喊住了他俩。老人走过来说:“我观测二位好久了,是不是想淘点真宝?”
贾老板转过身端详了一番老人,只见老人瘦骨嶙峋,一张历尽沧桑的脸,身穿一套便宜的黑西服。贾老板摸不准老人是干啥的,只点点头,说:“当然。”
老人狡黠地笑笑,说:“我有一样宝贝不知你们出得起价吗?”
旁边的小谢接话道:“我可给你说明显了,这是广东来的贾老板,是个真正收藏古物的行家。只要你的东西是真的,哪怕要价百万也照收不误。”
老人又细细端详了一番贾老板,说:“贾老板,看来咱们是有缘分了。搞收藏我是信缘分的,贵重的古物都是随缘而遇,我手中的这颗避尘珠大概就是这样。”
“避尘珠?”贾老板一听,不由一呆,立即问道:“你收藏有避尘珠?”
“不。”老人很有哲理地说道,“任何古物不是我们在收藏它,而是它在收藏我们。”
说完,老人从怀里掏出一个硬纸夹,递了过来。贾老板心存迷惑地接过一看,夹子里面是一张剪贴得已经发黄的报纸,报纸是一则通讯,标题是《林荫市惊现避尘珠》,大意是:1957年7月5日下午,林荫市城关西郊工人们在挖掘棉纺厂新厂房地基时,挖出了一座青砖拱墓。那墓呈半圆形,洞口有一块碑石挡着,上无文字,墓室内无棺木,无随葬品。室中间置一石床,石床上浮土盈尺。从灰尘表面的起伏状看来,是有一具尸体躺在下面。尸体的头顶有一凹处,巨细若海碗。凹内有一珠,其色暗绿中泛黄,巨细如黄豆。那凹坑却是怪,就像是有个碗放在那边,仿佛被人抽走了似的,边缘溜光。凹内毫尘不染,只放着黄豆巨细的一颗珠子。
这珠子就是世间稀有的避尘珠。背面另有一段文字,笔迹已经看不清了。
老人等贾老板看得差不多了。说:“这但是官方的报纸,你们得信。”
贾老板说:“我是有些信了。可你怎么让我相信这颗避尘珠在你的手里,而不在当局那边?”
老人说:“其实,这篇报道只写了个开头,我给你讲讲后来发生的事。发现避尘珠今后,现场有一个叫迟大伟的工人把珠子攥进手心里。他走出墓室后,工人们围着他,纷纷要他把珠子拿出来,可他不肯意,他知道这是个值钱的玩意儿。工人们就围着他,开始掰他的拳头,几十只手掰他一个拳头,就在这当儿,珠子失落了。后来文物部门把那块地细细过了一遍筛子,仍旧一无所获。”
贾老板迷惑地问:“那珠子怎么又到了你手里?”
老人说:“你听我往下讲。就在工人们纷纷掰迟大伟的拳头时,情急之下,迟大伟趁人不备把珠子塞进了嘴里,吞下了肚。这样,珠子当然失踪了。而我是迟大伟独一的儿子。这下你该明白了吧?”
贾老板懵懂地址点头,说:“我有点明白了。那么珠子你带来了吗?我可以看看吗?”
老人笑笑说:“这么贵重的东西我当然不会带在身上。假如贾老板有意,明天上午10点在这里等我,到时我带你们去看珠子。”
“好吧。”贾老板想了想,说:“我是不是该称谓你叫迟先生?”
“你就叫我老迟吧。”老人说完,回身走了。
当晚,贾老板和小谢回到宾馆,一夜无话。第二天上午10点,两人准时来到了老地方,等了一小会儿,一个20来岁的年青人走过来,说:“是贾老板吧?老迟叫我来接你们。”
小谢不悦地说:“老迟怎么不来?”
年青人说:“老迟在密友家等你们,他让我带你们过去。”
贾老板招招手,让年青人带路。走了10多分钟,3人来到一间破旧的平房前。年青人推开门,只见老迟正戴着一副老花镜坐在一张藤椅上看书,见他们进来,忙取下眼镜,站起身,说:“来了?欢迎欢迎。”
贾老板和小谢四下端详了一番屋子,屋子虽然破旧,却也还洁净。贾老板说:“老迟,这是你家吧?”
“不是。”老迟说,“这是我的一个密友家,他出远门了,让我照看几日。这里离鬼市近,就带你们过来了。”
贾老板说:“那么,把你的避尘珠拿出来吧。”
“不急。”老迟笑着说:“进了门咱们就是密友了。南瓜,来,给我和两位密友照张相留个影。”
那个叫南瓜的年青人不知啥时已拿了一架拍照机在手,一听这话,立马跑过来,“咔嚓”“咔嚓”对着3人照了两张相。
贾老板一见这景象,笑了,说:“我再给你留个手印吧!日后公安若要抓我,也省了他们的事。”说着,拿过老迟手上的书。果然在封面上按了五个手印。拿过手后才发现,老迟手上的手居然是本线装的《旧唐书》。
老迟接过书,有些不美意思了,说:“贾老板滑稽。我就喜欢和滑稽的人打交道。来,来,进屋。”说完,老迟领着贾老板和小谢进了里边一间房,又示意南瓜把外面的大门关上。
里间的屋子很小,光线也暗,只有一床一桌。老迟按了一下开关,灯亮了,接着变戏法似的从怀里掏出一个纸盒。贾老板接过纸盒,打开一看,只见里面孤零零地放着一颗小珠子,其形如豆,微黄,其光泽浑浊而黯淡。贾老板一颗心马上差点跳出喉咙,眼里的眼光因惊喜而变得凝滞。
很久,贾老板从包里拿出一个小型物探仪,放在纸盒上,马上,那小小的物探仪“嗡嗡”之声不绝于耳。贾老板将物探仪慢慢移脱离纸盒中的黄色小珠,愈远,“嗡嗡”之声愈弱。“果然是避尘珠呀!”贾老板深深地吸了口吻说。
这时,老迟扬了扬手里的《旧唐书》,说:“贾老板不知读过这本《旧唐书》吗?这里面可有它的纪录。这避尘神珠虽其貌不扬,却能自避灰尘。当年武则天以九五之尊,偶一见此珠,便与中宗的遗尘神珠作了互换。后来武后大行,中宗以避尘神珠殉之,可见这避尘神珠之神奇了。”
贾老板收拾好物探仪,说:“老迟,你开个价吧!我要定了。”
老迟说:“曾有人给我出价200万,外加一套新房,我没卖,因舍不得。可此刻我治病要钱,不卖也得卖了。该死这避尘神珠和我的缘分尽了。”
说到这里,老迟的眼角竟滚出了泪花。
“怎么?”贾老板惊愕道,“老迟你患了什么病?要几许钱?我先给你垫上,你先去治病……”
老迟摆摆手,说:“我这病好多年了,不说了,终归是缘分尽了。屋子我不要了,假如你愿意,就给我200万现金吧!”
贾老板略一沉思,一咬牙,说:“行,不过你得给我几天时间,这么大的数目,我得让家里电汇,3天后怎样?”
老迟点点头,说:“3天吧!有3天时间差不多了。3天今后你们先跟南瓜联络,让他带你们找我。”
出门的时候,贾老板已经确定这里就是老迟的家,可老迟这人太审慎,所以谁也没说破。3天今后,贾老板的200万没有汇来,因为家里出了点事。不得已,贾老板心急如焚地赶回广东。等他携带巨款再次回到林荫市时,已是半个月后。
贾老板一到林荫市,立马就来到老迟家,可房门紧闭,喊了半天也不见老迟来开门。合法贾老板沮丧之时,却见南瓜从一旁走了过来。贾老板一见,大喜过望,迎上去问道:“南瓜,老迟在哪里?”
南瓜看到贾老板,愣了一下,随即说:“是贾老板呀!唉呀!你来迟了,老迟死了,死了几天了。”
贾老板一听,大吃一惊,说:“老迟怎么会死呢?他到底患了什么病?”
南瓜点燃一根烟,慢慢说道:“其实,老迟一直没计划卖那颗避尘珠的,可大夫就诊他患了白血病,再不治就没命了。你知道治这病要好多钱,他又没钱,不得已,就想到鬼市卖掉这颗珠子……”
“那此刻珠子呢?”贾老板急急地问道。
南瓜苦笑着摇摇头,说:“谁知道这东西到哪去了。他那么小心审慎,谁也不知道他把珠子藏在哪里。我们给他办丧事时,持续找了几天也没找到。也说不定被人找到了,私下藏起来了,难说……”
贾老板一听这话,脸煞时白了,呆了一般,喃喃道:“这个老迟,他把避尘珠给丢了。”“哪里!”南瓜说,“贾老板,避尘珠是灵性之物,只能说避尘珠把老迟给丢了。”
说完,南瓜走了。贾老板失魂潦倒般在老迟门前呆立许久,最终抱憾回了广东。
后经证实,老迟确实死于白血病,罪魁祸首就是那颗避尘珠。因避尘珠属自然放射性物质,而放射性最轻易对人体造血系统造成伤害,从而使人体患上白血病。由于老迟接触避尘珠时间较长,因而受到避尘珠的照射,死于白血病也就无可非议了。至于那颗避尘珠直到此刻仍旧下落不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