娄昭君是中国南北朝时期的一位传奇女性。她的传奇,不仅表现在她帮助高欢开创了北齐王朝基业;还在于她为高欢生育的六子二女中,有三个儿子登基称帝,一个儿子被追谥为皇帝,两个儿子封王,两个女儿均成为一代皇后。
南北朝时东魏的权臣高欢最初只是怀朔镇的一个普通士兵,他的命中贵人就是其结发妻子娄昭君。
娄昭君是当地大富户的女儿。祖父名提,鲜卑人,是代郡平城(山西大同)的贵族,“雄杰有识度,家僮千数,牛马以谷量”。父亲内干是怀朔镇司徒,“掌管籍田,征发徒役。”公元504年,昭君出生在今固阳县。史书记载她“少明悟,强族多娉之,并不肯行”。直到她无意中看到在城墙上劳作的士兵高欢时才大吃一惊,感叹说:“此真吾夫也。”之后她通过身边的亲信婢女和高欢私定终身,并拿出大量财物帮助高欢,最后父母在无可奈何之下把她嫁给了高欢,高欢正是因为有了妻子在财力上的帮助,开始了事业上的起步。由一位普通士兵成为怀朔镇的队主,进而转任为镇函使(给朝廷送古文的人),最终成就了不朽事业。
作为一位母亲,娄昭君所经历的这种传奇,获得的这份荣耀,即使放在整个人类历史上,都是一个绝无仅有的奇迹。那么,是她有一套教子秘方还是上天赐给她的特殊幸运呢?以古代母以子贵的传统,娄昭君会不会是一个隐藏颇深的武则天呢?
高欢共有一妻十妾,十五个儿子,三个女儿。从娄昭君一人独生八个孩子的骄人战绩上,不难看出高欢对她的宠爱。说来也奇,娄昭君每次怀孕都会做怪梦,“孕文襄则梦一断龙;孕文宣则梦大龙;孕孝昭则梦蠕龙于地;孕武成则梦龙浴于海;孕魏二后,并梦月入怀”。《北史》上面的这种记载虽然荒诞,但她的儿子高洋、高演、高湛先后称帝,高澄被追谥为文襄皇帝,两个女儿分别成为北魏孝武帝和东魏孝静帝的皇后,却是不争的事实。
四个儿子是皇帝两个女儿是皇后
娄昭君(501562),鲜卑族人,北魏司徒内干之女,权臣高欢之妻。高欢、长子高澄死后,娄昭君作为高欢的遗孀,作为孝静帝的岳母,作为继任丞相高洋的生母,逐步把持了东魏朝政大权。天保初年,娄昭君次子高洋即位北齐皇帝,尊她为皇太后。居宣州宫。高洋在位初期,尚能励精图治,后来却嗜酒残暴,滥杀无辜。娄氏忧心如焚,一再苦劝,并以杖击之。但高洋始终执迷不悟,终因酒色过度不能进食而亡。
高洋死后,高洋的儿子高殷即位,她被尊为太皇太后。高殷即位后,北齐转入了胡汉两族的火并当中,国力逐步衰弱下来。由于高殷的母亲李太后是汉族大地主赵郡李氏的女儿,李氏家族开始昌盛,感到汉族文化威胁的娄氏说:“怎能使我母子受汉族老婆子的摆弄1当时,尚书令杨愔辅政,它也代表汉族人的利益。在这种情况下,太皇太后于乾明元年(560年)八月下令,废高殷为济南王,由高欢第六子,常山王高演即位。这就是孝昭帝。
孝昭帝高演去世后,娄昭君诏令高湛登基,即武成皇帝。期间,娄昭君作为皇太后一直临朝听政。她的另外两个儿子高淯、高济分别被封为襄城景王、博陵文简王。
三立一废,展示了娄昭君这位传奇女性在驾驭政局方面的过人之处;而之前她对高欢的慧眼独具,为国家的自我牺牲,更让人刮目相看,拍案称奇。娄昭君虽然生于贵族人家,但她自幼”明悟“过人,尤其是婚姻大事上极有个人主见,为此,很多”强族“都遭受过她的白眼。一次机缘巧合,娄昭君慧眼独具,看到在城墙之上服劳役的将领高欢相貌奇伟,面带忠厚,虽然目前贫穷,但料定他是个英雄,日后必然发迹,于是产生爱慕之意,暗地赠给高欢金银财物,决定非高欢不嫁。在”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背景下,娄昭君自主选夫的雷人佳话,一直为后人津津乐道。二人结成美满姻缘之后,娄昭君又拿出全部家资,让高欢结识天下英雄豪杰,并参与出谋策划,使高欢屡立战功,官居东魏丞相。
娄昭君平日柔顺勤俭,谦卑自守。亲自纺织针补,视姬妾所生诸子均十分慈爱,不异己出,对诸子每人必赐一袍一裤。时常向高欢进言,有才必用,不能以私废公。
一次,高欢一在沙苑之战中败给了宇文泰。部下侯景请求出兵两晚,西击宇文泰。高欢十分高兴。娄氏却冷静地说:”侯景得到精兵,无论胜败,都不会再来服从你1高欢这才作罢。
不仅如此,娄昭君处事能够顾全大局,委曲求全,为丈夫的事业做出牺牲。
当时高欢为了与少数民族茹茹国建立外交关系,打算纳娶茹茹公主,因考虑娄昭君而犹豫未决,娄昭君便以国家利益为重,劝谏高欢说:“国家大计,不要迟疑。”高欢娶回茹茹公主后,她自动腾出正室,让高欢合婚。此举受到举国上下称赞。
还有一次,娄昭君分娩双胞胎时遭遇难产,当时正值北魏分裂后,东魏、西魏两国之间战事不断,高欢带兵攻打西魏。宫人要将娄昭君难产的消息送信给高欢,让其回宫照看,昭君制止不让,说:“王出统大兵,何得以我故,亲离军幕。”后来终于忍痛生出一男一女的双胞胎。日后高欢听到以后,很受感动。
神秘胎梦
《北史》记载,娄昭君怀这八个孩子的时候都会做梦,而且每次梦到的东西都不一样。
“太后凡孕六男二女,皆感梦。孕文襄则梦一断龙;孕文宣则梦大龙,首尾属天地,张口动目,势状惊人;孕孝昭则梦蠕龙于地;孕武成则梦龙浴于海;孕魏二后,并梦月入怀;孕襄城、博陵二王,梦鼠入衣下。后未崩,有童谣曰:‘九龙母死不作孝。’及后崩,武成不改服,绯袍如故。未几,登三台,置酒作乐;宫女进白袍,帝怒,投诸台下。和士开请止乐,帝大怒,挝之。帝于昆季,次实九,盖其征验也。”
在中国历史上,外戚擅权乱政、亲族贵荣之事屡见不鲜。娄昭君为数朝母后,贵盛至极,但她从不为亲族求官要爵。史称“弟昭,以功名自达,其余亲属,未尝为请爵位。每言有材当用,义不以私乱公”,也就是说在做官方面娄昭君连自己弟弟的面子也不给,坚决维护朝廷用人的公正。
娄昭君能够慧眼识别丈夫,自然也能识别别人,高欢在一次征战中大败给了西魏的宇文泰。为了复仇,部下大将侯景多次请求率领大军西击宇文泰。高欢十分高兴。娄氏却冷静地说:“侯景得到精兵,无论胜败,都不会再来服从你!”高欢这才作罢。后来,娄昭君的话一一全部应验,高欢的屍骨未寒,侯景就自立山头,反叛了高家父子。
高欢共有十五个儿子,其中娄昭君为他生下了六个儿子,分别为长子高澄、次子高洋、六子高演、八子高淯,、九子高湛、十二子高济。据说这些孩子们在出生之前娄昭君都有梦兆,“孕文襄(高澄)则梦一断龙;孕文宣(高洋)则梦大龙,首尾属天地,张口动目,势状惊人;孕孝昭(高演)则梦蠕龙于地;孕武成(高湛)则梦龙浴于海……孕襄城、博陵二王,梦鼠入衣下。”娄昭君的六个儿子中,除了八儿子高淯早逝,十二子高济被侄儿高纬杀死外,其他四个都或多或少地享受了一点皇帝的滋味。
可以说像娄昭君这样生六个儿子,四个能够成为皇帝的女人,在中国历史上绝对是绝无仅有的,在世界上恐怕也是空前绝后的。没过,他的这些儿子们没有一个年过四十,我想尽管娄昭君贵为皇太后,眼睁睁地看着儿子们不是被杀,就是早死,这种白发人送黑发人的味道,只有自己深解其中的滋味吧。
忽必烈的母亲一共生了四个儿子,其中有三人终身称帝。
除此之外,历史上还有另外一个女儿也有相似的传奇故事,那就是忽必烈的母亲。
古今中外,同一个女人生出几个皇帝的事情虽然不多,可是也从来没有少过。与北朝娄太后相比,这位母亲还更略胜一筹!这位母亲的名字,叫唆鲁合贴尼。
唆鲁禾贴尼一共生了四个儿子,其中有三人终身称帝,还有一个儿子运气稍差,没能把皇帝这个工作干到底就被撤了职。
按照出生的先后顺序,这四个儿子的名字分别是:蒙哥、忽必烈、旭烈兀、阿里不哥。蒙哥是蒙古帝国大汗,忽必烈开创元朝,旭烈兀为伊利汗国(波斯)皇帝,阿里不哥则曾经与忽必烈争夺帝位并一度占上风,称蒙古帝国大汗(皇帝)近四年(公元1260-1264)。
而这四个儿子之所以能够登上人间巅峰,关键的原因在于他们不但有一个深得成吉思汗信任的父亲拖雷,更有一个睿智精干的母亲唆鲁合贴尼。
唆鲁合贴尼是什么时候嫁给拖雷的,已经难以考证。可以确定的是,她是拖雷诸妻中年纪最长、最早嫁给拖雷、也最受宠的。在拖雷的十一个儿子中,出自她腹中的就有四人。
做为后妃、做为母亲,唆鲁合贴尼无疑是幸运并且成功的,但是做为一个女人,唆鲁合贴尼却四十岁左右就成了寡妇。造成这两种情形的理由都只有一条:她是拖雷的妻子。
成吉思汗铁木真嫡妻孛儿贴一共为他生下了四个儿子。在这四个嫡出儿子中,拖雷是最幼子。按照蒙古习俗,幼子为“守产”之子,理应继承父亲的财产和牛羊。除此之外,拖雷本人更是同胞四兄弟中最有胆略才干的。因此,成吉思汗对拖雷的喜爱是不言而喻的。成吉思汗曾经让他担任监国,还曾经将拖雷称为自己的“那可尔”(同伴)。
成吉思汗曾经想将帝位传给拖雷,但是在家族内部纷争之中,他最后决定将帝位传给嫡三子窝阔台。大约是为了补偿,更因为蒙古习俗使然,成吉思汗随后将绝大多数的财产分给了拖雷。有一个最直接的对比是这样的:拖雷所得军户为十万一千户,汗位继承人窝阔台仅得四千户。
不过,蒙古帝国时期有一个这样的规矩,即使老皇帝有遗嘱,也必须通过忽里勒台大会的最后批准,新帝才能继位。这是一个必须得走的过场。
成吉思汗死于公元1227年七月十二日,在他死后两年间,蒙古汗国都没有正式确定新汗。最终,在公元1229年8月,蒙古诸王大臣齐聚,召开了忽里勒台大会。
会议由拖雷主持,由耶律楚材从中周旋。经过长时间的议论考量,实力最雄厚的拖雷表示愿意接受父亲的主张,将汗位给予三哥窝阔台。
由于拖雷的实力实在太雄厚,虽然他已经点头应允,窝阔台仍然颇为踌躇,说当着这位弟弟的面登上汗位,自己很过意不去。经过多次推让,窝阔台终于被二哥察合台、弟弟拖雷、叔父斡惕赤斤一起又推又拉地登上了蒙古帝国的大汗宝座。
窝阔台登上帝位之后,拖雷遵守诺言,尽心尽力地辅佐他。不过我们可以想象,窝阔台心里面不可能不对这位实力超群的弟弟满心忌惮。公元1231年,窝阔台和拖雷率大军南征,目的地是金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