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张 下一张
上一张 下一张
沐英(1345—1392),安徽凤阳人,汉族,明初重要将领。沐英幼年时,父亲早死,随母避兵乱,母又死,八岁时被朱元璋收为义子,从朱姓,在朱元璋夫妇身边生活。当时朱元璋已投郭子兴部下为兵,沐英小时是在战乱、兵营、征途中度过的。至正十六年(1356),朱元璋攻下集庆(今南京),改为应天府,派徐达攻占镇江,取得战略性的胜利。沐英“数从上征伐,入侍帷幄,昼夜勤励”,十八岁被授帐前都尉,参与守镇江,开始担当军事要任。洪武三年(1370),沐英被授镇国将军,任大都督府事;次年升大都督府同知。大都督府是明初军事中枢,掌天下兵马,当时府中机务繁积。沐英在府中七年,处事果断,剖决无滞,深得朱元璋器重。洪武十四年(1381)九月,朱元璋以傅友德为征南将军,蓝玉、沐英为副将军,率三十万军征讨云南。
沐英率所部于洪武十五年进入昆明后,派东川侯曹震、宣德侯金朝兴分道进取临安路。通海是明军进取临安必经之路,明洪武十五年(1382),明军进入通海。 当时,明军已按驻军编制总额的一定比例装备火铳,火铳是一种金属管状火器,类似于后来的青铜火炮。据《明会典》卷 192 记载,明廷于洪武二十六年( 1393 )规定,在每个百户所中,火铳手 10 名、刀牌手 20 名、弓箭手 30 名、枪手 40 名,其中火铳手占十分一。军队装备这样多的火铳,在当时的世界上是绝无仅有的。通海县令张恩铭识时务,率士民出迎明军,使通海人民免除了一场炮火之灾。
明军进入通海后在通海设御屯田,隶属临安卫。其屯田范围:西逾河西,东抵宁州(今华宁),南连建水。屯驻军2228名(其中马步旗军387名,七分屯军1841名,舍丁(眷属)1325名,军役(预备役)1500名,合计5053名,按明制规定:驻军“军户”是“永充”的,并强制士卒随带家属,共同屯垦,不得改变,不得返回,不得与当地民户混居。实行七分屯垦,三分戍守操练,即七人所种之粮除自己食用外还需供养三人之口粮。
传说,沐英在通海期间,发生了一件惊心动魄的事,他差点被元朝的残余分子所杀。那一天,一个刺客偷偷蹿进沐英的寝房,抡起钢刀,就要行凶。可巧,被沐英发觉了。
那天晚上,沐英心情高兴,吃多了,肚子里不舒服。他想去出恭,又懒得起床;不去吧,又憋得难受。就这样,迷迷糊糊地在被窝里忍着,一会儿睡,一会儿醒。那个刺客一进屋,他就知道了。并且,眯缝着猴眼,偷偷地看着。当刺客的刀还没落下来的时候,沐英忽然使了个鸳鸯腿,一脚正踢到他的小肚子上。那刺客“ 哎哟”一声暴叫,跌坐在地。沐英翻身下床,奔他扑来。那刺客忍着疼痛,一个鱼跃跳到门外。紧接着,沐英也跟了出来。那刺客恼羞成怒,又欺沐英没有兵刃,便急转身形,抡刀砍来。沐英一看,急忙闪在一旁。刺客抽刀转身,使了个小鬼推磨,向沐英腰部砍来。沐英往下一哈腰,刀从后背擦过。刺客一翻手,刀奔沐英的双腿。沐英来了个旱地拔葱,刀从脚下扫过。
沐英可有点儿被动,一是他赤手空拳,没有家什;二是他没穿衣服,而且还光着双脚。再加上这个刺客非常厉害。一刀比一刀下得更快,一招快比一招出得更急,把沐英逼得光有招架之功,没有还手之力。那时,沐英心里说:坏了,这回再先进的火铳也使不上了,由于自己手中没有刀剑,今晚非吃亏不可。他一边打着,一边四外踅摸。忽然,看见房檐下有只养鱼缸,高有三尺,粗有五尺。心里说,嗯,这个武器可不错。他打好主意,一个箭步跳到鱼缸前面,伸手就把它抱了起来。那鱼缸里有多半缸水,还养着不少大金鱼。连缸带水,足有四五百斤。要换个别人,还真搬不动。沐英也急了,搬起鱼缸,对准刺客,“嗖”!扔了出去。
这时,刺客的刀刚落下来,正砍到鱼缸上,只听“当啷”一声,把他的刀就给磕开了。刺客没顾捡刀,先急忙闪身,把鱼缸躲开。躲是躲开了,不过弄得他满身都是水。鱼缸一落地,摔了个粉粉碎。这一摔不要紧,发出了挺大的响声,把前后院的人都给惊醒了。
门房的老家人往外探头一看,吓得“妈呀”一声大叫,就叫唤开了:有刺客!不好了,有刺客……。
打更的也看见了,又敲锣,又击梆子:“快抓刺客呀!来人哪——”
那个刺客一看不好,飞身上墙,一溜烟似地就跑去了。 沐英回到屋里,穿上衣服,把灯点着。这时,侍卫们慌慌张张地走了进来。一个侍卫拿着口钢刀,说道:“殿下,这儿有一口钢刀!”
沐英接过一看,是一把五金铸造的鬼头大刀,分量很重。再往刀把上一瞅,上面镌着“大拉刀”三个小字。侍卫把脚一跺,明白了。他对沐英说:“殿下放心,刺客找到了。他跑不了拉!”
沐英一听,莫名其妙。侍卫长叹一声,说道:“离此处二十里,有一个村,里面全是做刀剑的人,厉害得很,当初元兵想管又管不了。这口刀就是那个村的工匠做的,估计刺客也是他们派来的。” 沐英道:“有窝就……就好办。现在我就去找……找他们算……算账!”
侍卫说:“殿下不必着急,此事都包在我的身上。待我去那里一趟,与他们讲清道理,把刺客抓回来也就是了,千万不要伤了和气。依目前而论,得罪了他们也没有好处。”
沐英冷笑道:“那种人,野蛮成……成性,恐怕是不……不通道理的。依……依我看,要去咱们一起去,以防万……万一。” 
侍卫听着有理,点头应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