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志摩一直爱恋林徽因,林徽因却嫁给了梁思成,为此,徐志摩从飞机上赶回来,结果却因为飞机事故而去世。那么,为什么林徽因没有嫁给相貌俊朗、风神潇散、才华横溢的徐志摩呢?我们再次来回顾一下林徽因与徐志摩的往事吧!
康桥邂逅,你是人间四月天
伦敦的雾从康河的涟漪与氤氲荡漾开来,风中带着康乃馨的芬芳,河边的柳枝在风中摇曳……
年秋天一个雾气蒙蒙的下午,在这浪漫的康河边上,一个清瘦飘逸戴着眼镜高挑的年轻男子,走进了中国国际联盟同志会驻欧代表林长民的家,他就是到英国不久的年方24岁的徐志摩。
刚刚摆脱了政坛困扰林长民,很喜欢和青年人结交,相貌俊朗、风神潇散、才情四溢的徐志摩成了林长民相见恨晚、无话不谈的好朋友,下午茶的谈论也成了他们最大的乐趣。
这时,总会一个娇美玲珑梳着长长小辫的女孩,象一只欢快的小鹿来回的为客人们端送茶点。她春山般的双眉,秋水般的眼睛,幽兰般的静谧,桃花般的梨涡……悄悄地走进了徐志摩心间。
从此,徐志摩便成了林家的常客。
林徽因聪明伶俐,从小便熟读各类诗书。她性格活泼、有着博学男子般敏锐的洞察力,来到英国后更是学到一口纯正的牛津音。徐志摩最喜欢的拜伦、云雪莱诗句,林徽因都能用英语流畅地背诵出来,声音就象山涧流淌的泉水般动听。
林徽因就象一盏清茶、一缕花香,一汪清泉、一轮明月让徐志摩坠入了爱河。
年仅16岁的林徽因也深深地被徐志摩俊朗的外貌、迷离的目光、忧郁的浅笑、长长柔柔的下巴,诗情与才情吸引着。她那年轻的心微微颤动起来,在志摩的眼神中,她第一次读懂了什么叫柔情,什么是忧郁。
在落日的霞光下、轻柔的晚风中、花香四溢的康河边上,两颗驿动的心慢慢靠近着,即使徐志摩不到林家,他们也会有书信往来。
林徽因的父亲林长民经常到欧洲各地讲学,她一个人身在异乡,既孤独又寂寞。热情而浪漫徐志摩的到来,让林徽因的生活充实起来,也充满了色彩与阳光。
有一次,徐志摩与林徽因在河畔散步兴奋地对徽因说:父亲让我出国留学,是想让我将来进入金融界。可是徽因,和你在一起时,我的脑子全都是诗句,我以后要做一个诗人,一生一世都要为你写诗!
在这话里,徽因仿佛听到了志摩今生的约定!
“如果有一天,我获得了你的爱,那我飘零的生命就有了归宿,只有爱才能让我匆匆行进的脚步停下,让我在你身边停留一小会吧,你知道忧伤正像锯子锯着我的灵魂。”徐志摩炽热而忧伤的诗句深深地感动着林徽因。
这份火般的爱恋,让徽因激动着、幸福着、也困惑着。
徐志摩只有静静地等待着,等待这个绕了半个地球遇到的心知给他一个爱的回应!
在盼望与等待中,让徐志摩没有料到的事情发生了。
10月14日,林长民悄悄把刚读完中学的林徽音带回国了。
林徽因一走,也把徐志摩的心给带走了。徐志摩知道,这是一个深爱女儿父亲的精心安排,自己已经为人夫为人父,他没有资格与徽因在一起(徐志摩18岁与15岁的张幼仪由父母包办成亲)。
他在思念、失望与希望中渡过了一天又一天。
“我等候你。 我望着户外的昏黄, 如同望着将来, 我的心震盲了我的听。 你怎么还不来?希望 在每一分钟上允许开花。 我守候着你的步履, 你的笑语,你的脸, 你的柔软的发丝, 守候着你的一切, 希望在每一分钟上 枯死。–你在哪里?”
这时,徐志摩的诗情开始在酝酿中爆发。月的光辉可以让他感动得落泪,冷冷的溪水让他深感寂寞,薄霜满地的树林让他备感忧伤,内心强烈的思念在燃烧着他炽热的心,诗行也铺满了康桥。
因为林徽因就是徐志摩的人间四月天(四月在西方代表“艳日”寓意着丰盛与富饶)!
无缘相依,你是梦里的思念
年10月,徐志摩回了国,带着中国第一份离婚证书。
他归心似箭,他满怀希望,他知道自己的人间四月天就在不远的地方。
可刚一下船,他被就当头一棒:林徽因许配给了梁思成。
在船上写下了一首首装满思念、爱恋和喜悦的诗,他还能念给徽因听么?他的心碎了,眼前一片黑暗。
多少个夜晚不能入眠,他只能一遍遍的读着自己的诗句,让泪水不停的流,把自己的心揉得更碎。
“太多不能 ,不如愿 ,想离开 ,离开这个让我疼痛的你 。转而 ,移情别恋 ,却太难 ,只顾心疼 ,我忘记了离开 ,一次一次 ,已经习惯 ,习惯有你 ,习惯心疼你的一切。”
他的心不停地告诉自己,不要轻言放弃!
一个多月后,他整理好自己的心情,他要全力去争取自己的爱。只要徽因没有正式走进林家,一切都还有希望。可他一踏进北京,就收到了恩师梁启超的一封长信:义不容以他人之苦痛易自己之快乐,弟之此举,其于弟将来之快乐能得与否?殆茫然如捕风,然先已予多人以无量之痛苦。
林徽因许配给的正是恩师梁启超的儿子梁思成。
梁启超掷地有声的醒世良言,徐志摩并不买账:我将于茫茫人海中访我唯一灵魂之伴侣,得之,我幸,不得,我命。
徐志摩正不顾一切的努力着,此时,林徽因又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
从英国回来的一年里,她的心无时无刻不被万里之外的康桥所牵动着,志摩是第一拨动他心弦的男子,她不能也无法忘怀!
可她别无选择。
林徽因出生在一个显赫家庭 ?爷是光绪十五年已丑科进士,任过知州,参加过孙中山的革命运动。堂叔林觉民、林尹民是知名的广州黄花岗烈士。父亲林长民毕业于日本早稻田大学,曾任任国务院参议、法制局局长、段祺瑞内阁司法总长。这样的家庭无法接受中国第一个离婚的男子作自己的夫君。为了让自己断了对徐志摩的念想,家里已经为自己选了一个最般配的夫君,梁启超的儿子梁思成(梁启超戊戌变法的领袖人物,民国的司法总长,中国响当当的人物)。
还有,林徽因并非嫡出,是林长民的小妾所生。母亲不懂琴棋书画,又不善操持家务,既然得不到父亲的疼爱,也得不到奶奶的欢心。唯一庆幸的是,她生了一个聪明漂亮的女儿,全家上下都非常的疼爱林徽因。后来,父亲又迎娶了年轻美貌的三夫人,对母亲更是冷淡与遗忘。如果自己嫁了徐志摩,就等于做填房,不仅辱没了显赫的门庭,日后母亲在家中的地位更是可有可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