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从温,生于唐僖宗中和四年(884年),卒于后晋出帝开运三年(946年),字德基,代州崞县(今山西原平县)人。李从温本为后唐明宗李嗣源的侄子。李嗣源微贱时,他执仆御的差使,后为李嗣源养子。李嗣源历任诸藩镇,李从温被署为牙校,管理厩库。后唐同光年间(923—925年),李嗣源奏请庄宗授李从温银青光禄大夫、检校右散骑常侍,累加检校司空,充北京(今太原市南郊晋源镇一带)副留守。
李嗣源即位是为后唐明宗。李从温更是飞黄腾达,历任安国、忠武、义武、成德、武宁五镇节度使,期间曾入朝为右武卫上将军,兼北面行营副招讨使,累加太傅、同平章事,制封兖王。
后晋高祖即位,李从温先后加侍中,加兼中书令,为忠武军节度使出镇许昌,开府仪同三司,封赵国公,累加食邑一万户,实食封一千二百户,开运二年(945年)改河阳三城节度使,第二年二月卒于住所,年63岁,赠太师,追封陇西郡王。
李从温出身于仆御走卒之间,并无任何文才武略可资济代之用。但由于同后唐明宗的宗法血缘关系,居然官运亨通,历任藩翰,累居高位,封王食邑,作威作福。后晋高祖石敬瑭之所以对李从温优礼有加,也完全是戚属裙带关系所使然(石敬瑭是唐明宗的女婿,同李从温自然是郎舅关系)。封建宗法制度之腐朽,由此可见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