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时,江苏丹徒出了件轰动一时的怪事,人们议论纷纷,至今仍无法作出满足的诠释。
在本地,有一位年青农夫,名叫王桂林,长得虎背熊腰,再加上常年的体力劳动,身子骨十分硬朗。
20岁那年,他娶了村里的一位女子为妻,小两口恩恩爱爱,日子过得十分完满,到了22岁,老婆又给他生了一个大胖小子,更把他乐得连嘴都合不上了。
也许是应了“乐极生悲”这句话吧。合法两口子享受幸福的时候,一向强健的王桂林竟然也染上了病,并且是一种怪病。他整天不吃不喝,问他那儿不惬意,他自己也说不明白,只是以为体乏无力,茶饭不思,心口像堵了什么直发闷,因此整天愁眉不展的,提不起一点精神。
他老婆起先觉得他是太过劳顿所致,只是劝他多休息,也没定心上。可见他一连躺了五六天,病情仍无好转,不由也建议愁来。于是东奔西跑地寻医问药,费尽心机地为他治病,可是总不收效。原本终日欢声笑语的家,一下子便覆盖在阴郁沉闷的氛围里,失去了往日的欢笑。
这天,王桂林以为精神更为不济,大白日的,便以为头脑发胀,上下眼皮直打斗。他老婆一见,心痛地说:“桂林,你想睡就好好睡吧,休息好了就有精神了!”
王桂林点点头,躺了下来。谁知头一沾枕,便呼噜噜睡着了。他老婆见他连日来未曾好好吃过饭,铁塔般壮实的汉子变得面黄肌瘦,不成样了,不由心头一酸,眼泪哗啦啦流了下来。她在鸡窝里摸了两个鸡蛋去了灶间,计划烧个蛋羹给他补补身子。
桂林的老婆煮了蛋后,见柴已烧得差不多了,便坐在院里劈柴。
约莫一个时辰光景。屋门忽然打开了,桂林走了出来,睁大了眼睛,往院子里四下观望。
他老婆一见忙道:“你不在床上歇着,跑院里来找啥?”
桂林仿佛没听见,竟然操着山东口音,自言自语道:“怪了,这是什么地方?我怎么在这里了?”
他老婆越听越吃惊!桂林从没去过山东,他怎么说起山东话来了?
只见桂林说完那两句希奇的话,便急匆忙拉开院门往外走。
他老婆见他脸色怪异,心里发了慌:莫不是他病得更厉害了,连家都不熟悉了?想到这儿,忙一把拉住他,急得哭了起来。
不料,桂林见了老婆,非但没有像往日那样用笑脸相迎,反而倒竖起眉毛,瞪圆了眼睛怒喝道:“你是什么人,拉我干吗?”说的还是一口山东话。
他老婆越发畏惧,哭道:“你病得再厉害,老婆总应该熟悉吧?”
王桂林先是一惊,仔细看了看老婆,又哈哈大笑起来,像是听了一个极有趣的笑话,笑完了说道:“这才怪了,我哪里会有你这么一个妻子?”说完,摆摆手又要走。
他老婆不由气恼,责问道:“别恶作剧了,那你倒说说看,你是什么人?”
王桂林微微一笑,道:“我是李成法,山东人。”
这话被闻声而来的村里人听见了,都大笑起来。邻家阿法更是笑弯了腰,说道:“阿桂哥,你可真会讲笑话。我俩从小爬在一块儿,吃在一块儿,啥时候你分了身去山东了?别闹了。”众乡亲也纷纷谴责桂林闹得太不像话了,但他坚持说自己叫李成法,并且是个地隧道道的山东人。
他老婆便道:“你倒去照照镜子看。”
他真的照了镜子,惊叫道:“怪了,我怎么变成这样了?我家是本地的大户人家,我有妻有妾,才午睡了一忽儿,怎么会上这儿来的?”说罢,执意要走。
村里人见事情蹊跷,便扯了他上官府去,众人在堂上吵吵嚷嚷,说不清个所以然来。王桂林一皱眉头,说:“给我纸笔,我来写了供状,把事情说明显。”
阿法一听,疑道:“阿桂,你那几手谁不知道,种地还行,写字你可别逞能。”
王桂林也不吭气儿,接过纸笔,果真一笔一划写了起来,洋洋洒洒千余言,很是流畅。而真正的王桂林从未上过学,一字不识,这是基本办不到的事,不由把众人惊得目瞪口呆。
这种希奇的“离魂病”,直至科学高度发财的今天,仍无法作出令人满足的诠释,成为一个无人能解的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