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张 下一张
上一张 下一张
康福(884年—942年),唐、五代时期蔚州(今张家口蔚县)人,《旧五代史》、《新五代史》有传。
康福祖上世代为本州军校。祖父康嗣,蕃汉都知兵马使,死后被追赠为太子太师。父亲康公政,官至平塞军使,死后被追赠为太傅。康福擅长骑射,年轻时追随后唐武皇李克用,多次升迁军职,充任承天军都监。
后唐庄宗即位之后,曾经对身边的人说道:“我本来是蕃人,以羊马为生计。康福体貌丰厚,适合管理财货,可以让他总辖马牧之事。”于是任命康福为马坊使,康福颇有蕃族的风范。在后唐明宗被乱兵所逼迫,将要离开魏县时,正赶上康福在相州牧养几千匹小坊马,于是康福就驱赶着这些马跟随明宗而去。明宗即位后,授任康福为飞龙使,不久康福又转任磁州刺史和襄州兵马都监。
康福擅长诸蕃语言,明宗理政的闲暇之余,常常召他入便殿,咨询当时朝政的利弊之处,康福就用蕃语加以奏对。枢密使安重诲因此而嫉恨他,曾经当面告诫他:“康福你要是敢胡乱奏事,总有一天我会斩了你!”康福十分害怕。正好当时,灵武兵马留后韩浔因为同人相处不融洽,忧虑被手下所谋杀替代,上表后唐朝廷请求派遣主帅,于是,朝廷就加封康福为光禄大夫、检校司空,担任凉州刺史,充任朔方、河西等军节度。对康福的这一任命,是因为安重诲嫉恨他,而要把他调离朝廷,康福含泪拜辞明宗。明宗对他说:“我会派兵援助你,不要过于忧虑。”明宗命令将军牛知柔领兵护送康福前去赴任。队伍到了青岗峡,遇上大雪,康福命人登山观望察看,见山川下边有烟火,原来是吐蕃数千帐部队驻扎在那里,幸亏敌军没有觉察。于是康福分军三路掩杀过去。蕃众惊慌之下,丢弃帐幕逃走,结果被追杀殆尽,康福与部下获得很多玉璞、羊马。康福到任之后一年多,西域诸国纷纷前来归附,后唐朝廷改赐康福为耀忠匡定保节功臣,多次加官进爵。
康福镇守灵武三年内,每年都大丰收,仓储充盈,马匹千驷,因此又遭到安重诲的嫉妒。安重诲便上奏道:“臣经常听使臣说,康福兵精粮足,必定背负朝廷。”明宗秘密派人对康福说:“我何曾负于你,而你却居然怀有异心!”康福上奏道:“臣受国重恩,甘愿以死报国,岂敢有反叛之心,这必定是有人向您进了谗言。”因此上表请求朝廷让他入朝觐见,明宗不允许。等到他再次上表请求,朝廷就转任他为彰义军节度使,后又转任邠州,任检校太傅。后唐清泰年间,康福镇守秦州,被加封为特进、开国侯,充任西面都部署。
后晋高祖石敬瑭称帝后,加封康福为检校太尉、开国公。不久,又加封他同平章事。等到石敬瑭攻取河中地区,又加任他为兼侍中。后来,康福以天和节的身份入朝觐见,后晋朝廷改赐他为输忠守正翊亮功臣,封他为开府仪同三司,增加食邑到5000户,实封500户。后晋天福七年(942年)秋,康福在京师去世,终年58岁。后晋朝廷追赠他为太师,谥号武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