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张 下一张
上一张 下一张
民国时,白马镇有个开店的赵掌柜,是个十分聪明的交易人,而且打得一手好算盘。
一次,赵掌柜雇人挖沙。原来已招足人手,几天后,却另有人前来报名。他一看这人,眉头先皱了一下。此人是镇上的一个泼皮,外号王老五柴。这家伙好吃懒做,靠坑蒙诱骗过日子,没想到竟然也要来挣这辛苦钱。
王老五柴笑嘻嘻地说道:“赵老板有所不知,我已经决心从新做人了。这回是想去外地投奔一个密友,但没有路费,只好先来这儿挖沙。”
赵掌柜知道他说的是谎话,沉吟片晌,仍是同意了。他虽然不怕王老五柴,但也不想冒犯他,这小子王老五一条,惹了他麻烦还真不小。
当下两人说定,工钱十块,从八月初一至八月三十止,整一个月。第二日即是八月初一,王老五柴直到中午才到,嘻笑着对赵掌柜说:“不美意思,昨晚多喝了两杯,醉到此刻才醒。”
赵掌柜十分不悦,但也没说什么。这之后,王老五柴天天都是日头老高才来。来得迟也而已,他还整日偷懒,别人都在河里捞沙,他却坐在岸上咕嘟咕嘟抽着水烟筒。用饭时,却比谁都跑得快、吃得多。
到了二十一日,王老五柴收工后来到店里找赵掌柜,说他不想干了,让赵掌柜给他结算工钱。
赵掌柜巴不得他快点滚蛋,就点头承诺了。拿出算盘三下五除二地一算,说道:“十块本是一个月的工钱,但你只干了二十一日,一日就按三角三分算罢,应该是六块九角又九分,给你七块!”说罢,把钱递过去给他。
哪知道,王老五柴连瞧都不瞧,一本正经地说:“不该自己得的钱,我一厘一毫也不会要!赵掌柜,我该得几许钱,您就给几许吧!”
赵掌柜一愣,嘿,这家伙还嫌钱给多了,真是太阳打西边出来啦!他微微一笑说:“也好,那就给你六块九角。”
“赵掌柜,您怎么贪我的血汗钱呢?”王老五柴顿时嚷了起来,“老子辛辛苦苦干了这么久,一厘一毫也得要足!”
赵掌柜怔了一下,禁不住来了气,把算盘往桌上一放:“那依你说,该给几许?”
“别发火呀,赵掌柜!”王老五柴一脸坏笑,“别人都说你算盘打得最准,怎么连这点小数目都算不明显呀?”
王老五柴不慌不忙,扳起手指头计算道:“一日该三角三分三厘三毫三工钱,二十一日就该六块九角九分九厘九毫九,是吧?”
赵掌柜忍着气点头:“良好。四舍五入,给你七块正合适!”
哪知王老五柴一摆手:“我不要什么四舍五入,该是几许你就给我几许。多一毫不要,少一厘不干!”
赵掌柜禁不住倒吸一口凉气,王老五柴果真是故意来找茬的。他压住怒气,冷笑道:“兄弟本来是想来考我的呀!照这样算法,神仙也算不出一个结果来。”
王老五柴哈哈一笑:“我不管你怎么算,只要算得一个不多一个不少,我便收下工钱。”
赵掌柜恨道:“王老五柴,你也不用太自得,我赵某人一定给你算个毫厘不差!”
王老五柴大笑:“那好,我给你三天时间,倘若三天你都算不好,工钱我也不要了,就把你店里的招牌拿回家产柴烧算了!”说罢,大摇大摆地走了。
赵掌柜坐在店里苦思冥想,一会儿挠头皮,一会儿计划盘。算来敲去,实难算得毫厘无差。
天黑后,他关了半边店门,仍一个人坐着琢磨。
突然街上跌跌撞撞走进来一个人,冲他连连拱手:“赵掌柜,交易兴隆,一本万金,给我半斤酒吧。”
赵掌柜一瞧,本来是酒鬼七狗。
赵掌柜心下正烦着呢,没好气地招招手,叫他出去。七狗却不愿走,一屁股在门口坐下了。赵掌柜也懒得理他,有一下没一下地敲着算盘,嘴里还喃喃自语。
七狗不由得问道:“赵掌柜,你在算什么账呀?看你这么为难,让我帮你算算吧。”
赵掌柜忽然心里一动,据说这七狗以前也是个秀才,说不定他还真有措施。如此一想,便将事情路过说了出来。
谁知七狗听罢,哈哈一笑:“赵掌柜智慧一世,怎么糊涂一时啊?”
赵掌柜面前一亮:“你会算?”
七狗咧了咧嘴:“你先给我打半斤酒,喝完我就告诉你怎么算。”
赵掌柜将信将疑,仍是给他那只破碗打满了酒。七狗喝完酒把嘴一抹,说道:“大后天早晨,你去肉行问三皮吧。”
赵掌柜一愣:三皮是个杀猪的,问他干什么?
七狗嘻笑着说:“你问他,八月杀了几头猪,还要再杀几头,这就行了。”
赵掌柜怔了怔,哭笑不得。看来这家伙只是为了骗碗酒喝而已。他指指外面说:“走吧,别再来烦我了!”
三天限期转眼到了,赵掌柜想得脑壳都破了,还是束手无策。也是病急乱投医,这天起床后,他想起七狗的话,心说不管怎样,好歹也去问一句。
到了肉行一看,三皮正好把猪肉摆上案台。他踌躇了一下,红着脸问:“三皮老板,你这个月卖了几头猪?”
三皮一想,说:“不算此刻这头,卖了七头吧。”
赵掌柜又问他,这个月还要再卖几头。三皮说你等等,我算算。说着掐起手指头一数,笑道:“算上这头,还能卖三头。”
赵掌柜心里一动,若有所思地说:“就是说,你这个月恰好能卖十头猪?”
三皮说:“对啊,这个月恰好十墟(墟,也即集,一般为三天一墟),一墟一个,多了卖不掉。”
说者无意,听者有心。赵掌柜面前灵光一闪,豁然开朗,禁不住炳哈大笑三声。
回到店里,王老五柴正好来到,咄咄逼人地说:“赵掌柜,时间到了,算明显我的工钱了吧?”
“算明显了。”赵掌柜不慌不忙,拿出七块钱说.“你的工钱是七块,一毫不多,一厘不少。”
王老五柴嚷道:“明明多了一毫!我不要,我要你这块招牌!”说着,就要动手摘牌。这时镇上已来了不少赶墟的人,纷纷围上来瞧热闹。
赵掌柜大呼:“慢!多是不多,你让我算给你听。也请这么多位乡亲听听,我这样算合不公道!”
王老五柴喊道:“好,我倒要看你怎么算!”
赵掌柜回身拿来一本日历,翻给王老五柴看,说道:“八月正好三十天,并且正好有十个墟日,对吧?”
王老五柴愣愣地址点头,其他人也纷纷说是。
赵掌柜又说:“工钱十块,正好一墟一块。三天一个墟日,你给我干了二十一天,正合七墟。我给你七块钱,正是一毫不多,一厘不少呀!”
王老五柴马上傻了:“这、这……咋能这样算?”
可看热闹的人已经叫起好来,惟有这样算法最公正,两方各不吃亏。王老五柴虽不想认输,但也以为理屈词穷,只好接过钱,灰溜溜地挤了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