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香(18-106年)是我国东汉时期的一位文化名人。他为官的品位并不高,最高职务是魏郡太守,大约也就是一个四品官员。但他生命历程中有两个亮点:一是他9岁时,母亲去世,他对父亲格外孝敬,夏天他将床枕扇凉,冬天用身体把被褥温暖后,才让父亲安睡;二是他很小的时候,便广泛阅读儒家经典,精心钻研道德学术,能写文章,当时京师称誉为“天下无双,江夏黄童”。汉章帝还曾特许他到宫中藏书之所东观读书。孔子曾说:“孝悌也者其为人之本欤”。尊敬长辈,友爱兄弟,是做人的根本。黄香的这种品行正符合封建社会的伦理道德标准。旧传元代郭守正挑选了历史上的二十四位孝子,辑成《二十四孝子》一书,作为做人的楷模,黄香名列其中。因此,自明清以来,黄香一直被人们所推崇。
令人遗憾的是,这样一位历史名人,由于年代久远,其生平履历中却留下了许多疑问。如关于他的生年,他的家世等,史书缺载。特别是他被罢免魏郡太守一事,至今仍是一个谜团。按《后汉书》黄香本传载,延平元年(106),全国普遭水灾,朝廷敕令各地,不准虚饰灾情,掩匿盗贼,草菅人命,中饱私囊。黄香终因此事受牵连而被免职。数月后,卒于家。这其中的详情后人不得而知。
黄香生平中,虽然疑点颇多,但有一点可肯定的是,他是汉代江夏郡安陆县人。《后汉书》本传中说:“黄香,字文强,江夏安陆人”。于是就有人说黄香是安陆人。这显然是荒谬的。
要弄清这个问题首先必须考察汉代江夏郡治和汉代安陆县城的历史方位。这种持“安陆说”,其主要错误在于把汉代江夏郡的郡治同安陆县的县治不加区别, 以为安陆县乃江夏郡附郭县便郡县合一。这是缺乏历史地理知识所致。
据《汉书地理志》、《水经注》载,汉高帝六年(前201)分南郡竟陵以东及江南置江夏郡,取汉水与夏(沔)水在郡境汇合之意,故以为名。又据唐杜佑《通典》、李吉甫《元和郡县志》,江夏郡治在云梦县东南。《大清一统志》亦说,汉江夏郡治在今德安府之云梦县。云梦置县时间在西魏大统十六年(550),以上所记“云梦”即今之云梦县城。“汉江夏郡之郡治即在今之云梦县城东南一带”的结论,大致与事实相去不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