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山童,(?-1351),元末农民起义军(红巾军)领袖。 原为栾城(今河北栾城)人,其祖父为白莲教主,被谪徙广平永年(今河北永年东南)。
韩山童继续宣传白莲教,倡言 “天下大乱,弥勒佛降生,明王出世”;他的徒弟刘福通等宣传他是宋徽宗八世孙,当为中原之主。至正十一年(1351年)黄河多次决口,元政府征民夫15万,在戍军监督下治河。趁此机会,韩山童与刘福通等鼓动治河民夫起义。他们发布文告,揭露元王朝残暴统治,聚众宣誓,杀白马黑牛,以红巾为号,举行起义。起义军以红巾裹头,故称“红巾军”。后被元统治者察觉,韩山童被捕牺牲。其妻杨氏,子韩林儿逃武安(今河北武安)。后刘福通再次起义。
元顺帝至正十一年(1351年),朝廷强征15万民工修筑黄河堤坝,怨声载道。韩山童、刘福通认为时机已到,编造“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的民谣,四处传播;同时在河道中埋设一石人,背刻“莫道石人一只眼,此物一出天下反”。待石人挖出,人心浮动,韩、刘乘机在颍州颍上发动起义。
盛文郁、罗文素等公推韩山童是宋徽宗八世孙,并“杀白马黑牛,誓告天地,谋起兵,以红巾为号”。当地县令急调军队围剿。韩山童不幸被俘,随即被杀害。
其子韩林儿其后被推举为领袖,改称“小明王”,继续抗元,并称帝。其妻杨氏被儿子韩林儿尊为皇太后。另韩林儿有妹,可见韩山童有女。